因此,作为表现语言的文字的字形是不应直接表意的。否则,尽管它反映了音和义的表面关系,却无法反映这两者之间的抽象关系。而这正是汉字的特点。结构上, 每个汉字的字形,整体或部份,都直接与意思相连。因此,使用汉字的人可以意识到存在于语言中音和义之间的具体关系,却无法意识其抽象关系。而当我们用语言 作为工具去思索各种自然及社会现象时,也就阻碍了我们对这些现象之间的抽象关系的认识。具体地说,如果某人的思想无法进入以上集合A中的某因子能够代表集 合B中的任何因子的感知过程,也就无法进入几何学中的某一点,即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点,可以代表现实世界中的任何点的感知过程;或“生产商品所用的劳动时 间”可以代表任何商品的价值的感知过程。换言之,他就只能感知客观事物之间“一对一”的具体关系,却感知不到这些事物之间所存在的“一对全部”的关系,即 抽象关系。
华夏文摘(cm9811a)发表了谢宝瑜的“也谈汉语,汉字与拼音”一文。谢主张在拼写中加上表意成份以区别同音现象。如“里”可拼为“li3t”,最后 一个字母“t”表示“土”。其结果,一个拼写所代表的音和义则又具有了“一对一”的关系,而丧失了表现“一对全部”的抽象关系的能力。其他语言中也存在同 音现象。下面是英语中的例子:
right,rite,write,wright
以上同音词的意思不是通过拼写本身携带“意 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区别而得到体现的。所以它们仍代表着语言的抽象关系,只不过使一个声音有了四种书面拼写形式。这种方法要合理,自然得多。因此, 用li,lee,lea,ley,liy代表里,李,理,礼鲤等比“拼音加意符”的方法好,就是因为各拼写中没有任何表意成份,代表的仍然是纯音。当然, 汉语的同音现象比其他语种严重,这是使用汉字所造成的。详述见华夏文摘cm9810b拙文。拼音文字可使我们利用很多闲置的音节,大大缓解同音现象。可以 说,采用拼音文字的过程就是我们丰富,恢复,并发展语言本身及思想的过程。它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极其关键而辉煌的一页。
试论汉字对科学的影响
作者:张居里
汉语拼音刍议, 莱芜市实验学校
作者:管锥之见, 劉會鬆? 李老师?
清末最后十年中,至今犹有案可查的各种拼音方案就多达二十七种
语文现代化运动最初指的是汉语拼音运动(当时叫“切音字运动、简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
又有同治进士,朝廷命官劳乃宣设计了几乎可以使用于各省主要方言的《简字全谱》
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源于近代以来在中国开展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国的拉丁化新文字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苏联创制的,其目的是在苏联远东的10万
华工中扫除文盲,今后在条件成熟时,用拉丁化新文字代替汉字,以解决中国大多数人的识字问题。当时的苏联政府把在苏联远东地区的华工中扫除文盲也列为苏联
本国的工作任务,于是,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员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人与苏联汉学家龙果夫、郭质生合作,研究并创制拉丁化新文字。瞿秋白写成《中
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于1929年由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出版社出版,1930年,瞿秋白又出版了《中国拉丁化字母》一书,引起很大反响。
1931年5月,苏联各民族新文字中央委员会科学会议主席团对中国拉丁化字母的方案进行了审定,并批准了这个方案。1931年9月26日在苏联海参威召开的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书面方案《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拉丁化新文字方案通过后,首先在华工中推行,出版书籍47种,刊印10多万册,许多华工学会了新文字,可以用新文字读书写信。
1935年12月,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陈望道、陶行知等688位知名人士,共同发表文章《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其中说:“我们觉得这种新文字值得向全国介绍。我们深望大家一齐来研究它,推行它,使它成为推进大众文化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工具”。这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一份革命宣言。谈谈汉语的缺点 — 驳严永欣《关于汉字的探讨》
何赛章
汉字需要再认识”--谈安子介的汉字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光裕
汉字的特点是什么?安子介认为主要是两点:一为“拼形”,二为“表意”。汉字因而可称为“拼形文字”,或“表意文字”。
他数十年潜心研究汉字,是当今大陆和海外在研究汉字识字方面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历时三年半用写成的《解开汉字之谜》,出版于1982年,计3200多页,英文名《Cracking the Chinese Puzzles》,是专为外国人学习汉字而写的
谈《汉语拼音方案》的修订(葛金求)
识字革命系列谈
识字革命系列谈
他们故意对汉语学习加上四把锁而愚人自愚:
汉字和汉语拼音文字技术研究
http://www.nexoncn.com/read/b3a62b315f19d6fa1dd94214.html
对汉语拼音方案的认识
刘芷萱
http://www.reader8.cn/book/20100328/112741.html
赵元任全集(第3卷)
http://www.pkucn.com/thread-153835-1-1.html
汉语拼音化改革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共同愿望
将汉字创新成完美拼音文字是中华民族伟大理想和目标!
文字体系能造成思维方式的不同吗?--与张居里(Zhang Juli)先生商榷
张先生的文章是用英文写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